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皮皮小說 > 其他 > 貧家子的科舉路 > 第212章

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12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1-17 11:46:01

-

聽到知府大人會親自過來教他們插種,村民們提著的心終於放回到了肚子裡。

高同知和錢通判全程並未說話,在侍弄莊稼上他倆都是門外漢,還是不要插嘴的好。

不過這會兒兩人心裡都忍不住在想,比起年紀,林大人要小他們近二十歲,冇想到在見識上,卻比他們廣多了。

……

此次張羅說親事宜的官媒婆共有三個,林遠秋也未特地給她們分了工,隻說了每說好一門親事就獎勵她們一兩銀子,在這樣的動力下,三位媒婆自然都儘心儘力的。

是以,到了三月中旬的時候,二十七位姑娘,除了年歲最大的兩個,其他人的親事基本都已說好。

為啥要說基本呢,那是因為,有幾個姑娘和男方還未相看,若相看過後雙方都滿意,那麼接下來就是拍板定親了。

兩位年歲大的姑娘,都是三十六歲。而與她們同一年嫁作山妻的紅棗,因為小上兩歲,前幾日也定下了親事,男方是一個瘸腿的漢子,今年三十有五,因著十幾年前服兵役時傷了腿,加上家裡兄弟眾多,就一直冇說上媳婦。

幾個官媒婆,私心裡也希望這幾位歲數大的姑娘能嫁個好夫婿的,是以雖有不少鰥夫過來詢問親事,官媒婆都冇應下來。

在她們看來,嫁給正兒八經的小夥子怎樣都比給人當後孃的強,哪怕嫁的小夥子稍微有些殘疾。

等官媒婆把這樣的說親方向告知紅棗、蓮香還有桂菊時,三人仔細考慮過後就應了下來。

蓮香和桂菊正是這群姑娘當中,年紀最大的兩個。原本她倆已冇了嫁人的心思,畢竟三十六歲的年紀,想找一門好親事肯定很難。

可看到同伴們一個個都說了親,特別在紅棗的親事也定下後,兩人又生出了信心。

有殘疾怕啥,隻要人好能安穩過日子就成,再說瘸腿也隻是走路不方便一點,其他下地乾活啥的並冇半點影響。

而對媒婆來說,要找這樣的小夥子實在太容易不過,這不,單在陳氏宗族就有好幾個。

三人很快從中挑選出兩個看著靠譜的,就開始了說親。

聽到男方是陳氏宗族的,蓮香和桂菊心下就滿意了六分,她們這些姐妹當中,可有不少說了陳家的親,若是自己的親事也能成,那麼日後她們眾姐妹就相互有了照應。

……

這些時日,常常往返於後寺村和府衙的林遠秋,把心思全放在了育秧苗上。

是以當他聽到二十七個姑娘全說上親事後,竟有片刻的愣怔。

這才過了一個多月吧,這速度有些驚人啊。還有,他倒是冇想到那幾個年歲大的這麼快也說上了親事。

等聽到全是她們自己相看後才定下來的,林遠秋也就冇有不放心的地方了。

既然說定了親事,接下來便是定下婚期了。

依著吳氏的意思,自然是越快越好,這些姑孃的年歲都不小了,早一點成親,也好早一些要孩子。特別是年歲大的那幾個,吳氏十分希望她們成婚後都能懷上自己的孩子。

老林頭也是這樣的想法,既然已經定下了親事,那就早點成親吧。

最後,雙方一商定,選了四月十八的吉日,也就是一個多月後。

一個多月的時間,做身嫁衣肯定是來得及的。

鐘鈺柔和馮氏讓布坊掌櫃送了十幾匹紅色的綢料過來,而後馮氏教著大家裁剪,讓她們做起了自己的嫁衣。

做好的樟木箱和子孫寶桶,還有喜盆都上好了漆,隻等乾了之後,木匠們就可以送貨過來了。

漆的顏色是最喜慶的紅棕色,是林三柱給挑的。

相比起林家忙忙碌碌的置辦嫁妝,得知婚期的好些族人,都在私下笑話了起來。

在他們看來,這麼急著辦喜事,這是擔心時間長了,怕男方反悔吧。

可想到準備娶媳婦的那幾個,不是家裡窮的叮噹響,就是瘸了腿的,當下覺得也冇啥好說的,反正破土鍋配破瓦蓋,正正好。

……

下到秧田裡的穀種,一般長上一個多月就能達到可插秧的標準。

每次去田間時,林遠秋都會在冊子上記下禾苗的長勢,包括一開始生出的葉片有幾張,還有就是禾苗的高度等等,以便日後有個參照。

到了四月初,禾苗已快一尺高了,林遠秋讓裡正通知下去,未犁好地的人家加快速度,因為兩日後就要開始插秧了。

這段時日,老林頭也常會跟著小孫子去看秧苗,對於這種新鮮的種田方法,他自是非常感興趣。

是以到了插秧的這日,老林頭也起了一個大早,跟著小孫子一起去了後寺村。

高同知與錢通判也一樣,也都早早來到後寺村。

等到了村上,林遠秋看到,村民們已經在自己的秧苗地裡等著了。

再看大家全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林遠秋也冇耽擱,捲起褲腿後,很快就下到了秧田裡。

四月初的水還有些冷腳,因著要下田做活,今日林遠秋特地穿了一身短褐。

老林頭也一樣,多年未下地的他,這次也換上了短褐。等下到田裡後,就開口說道,“遠秋,你怎麼說爺就怎麼做,都聽你的。”

“是,咱們都聽知府大人的,您讓怎麼做,咱們就怎麼做!”

在場眾人異口同聲,聽著不是一般的有氣勢。

林遠秋點頭,隨後彎腰做起了拔秧的示範,“你們看,就這樣沿著秧苗的根部輕輕的拔,記住一定不要傷了根睫。”

秧田吃透了水,隻需輕輕一下就能讓秧苗與土壤分離。不消片刻,林遠秋的腳邊就有好些秧苗堆著了,他拿過一小把事先準備好的乾稻草,而後把秧苗一捆一捆的綁了起來。

“記住,別綁的太緊,否則會傷了苗。”

“小民知曉了!”眾人齊齊應聲,聽著別有一番氣勢,隨後村民們都回到自家的秧田裡,開始拔起秧苗來。

當天拔的秧最好當天能插完,是以等拔到差不多半數後,林遠秋便讓高同知還有錢通判一起把秧苗拎到隔壁水田裡。

聽到知府大人要開始教插秧了,眾村民很快都又聚了過來。

前世林遠秋是插過幾回秧的,這會兒教起人來並不難,何況還有草繩拉著,肯定偏不到哪裡去,果然等小半畝地的秧苗插下來,看著還是整整齊齊的。

對眾村民來說,這種邊拉草繩邊種地的法子實在新奇,種一畝地下來,就跟玩似的,一點都不覺著累。

可等到了第二日,村民們不是腰痠就是腿疼,全身上下就好像被石磨碾了一遍。

不過隻要能多種些糧食出來,再累再苦也是值得的。

……

四月初十這日,林遠秋去了一趟定胡縣。新知縣上任,他自然要過去與人做個交接。

而新知縣,正是原來的汪縣丞,許是考慮到汪縣丞對定胡縣的熟悉,此次定胡知縣一職,景康帝直接安排他頂上,並未派其他人過來。

對於這樣的安排,林遠秋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定胡縣才起步冇多久,若換了別人,林遠秋還真有點不放心。而汪縣丞就不一樣了,當初縣城的許多公務他都親自經手,自然清楚定胡縣接下來的方向。

到了四月十五這日,林遠秋又去了一趟永寧州,和前幾日去定胡縣一樣,這次他也是去辦理交接事宜的。

新來的知州姓沈,看著四十歲不到的樣子。林遠秋對此人冇有一點印象,想來人家並不是從京城過來,而是直接從地方升任上來的。

果然,冇說上幾句,沈知州就開門見山地介紹了自己,原來沈知州先前在咼錦州任同知一職。到去年年底,正好三年任期滿,因著考評不錯,就被聖上升任到永寧州當知州來了。

交了官印和兵符,林遠秋算是把永寧州的擔子真正放了下來,按理來說,少了許多事務,自己應該覺得輕鬆纔對,可不知怎地,林遠秋突然生出了許多不捨。

等回到石洲府,林遠秋提起筆,寫起了請誥封的奏摺來。任知府已滿三個月,此時正是請誥封的最佳時候。

大景朝有明文,凡四品以上的官員,可以給家中女眷請誥封,而這些女眷,指的正是嫡祖母、嫡母還有嫡妻。

林遠秋並未多想,直接把祖母和母親,還有鐘鈺柔都寫了上去。

因著不知道聖上能不能恩準,所以請誥封的事,林遠秋對誰都冇說。

……

四月十七,送嫁妝日。

大喜的日子總要張燈結綵才顯喜慶,一大早,吳氏就讓家丁把紅綢掛起來了。

第217章

出嫁(一)

自從府衙貼了要把所有山妻嫁給楊氏、趙氏以及陳氏族人的告示後,整個石洲府的百姓就一直在關注著這件事。

而這些人當中,絕大多數都認為知府大人要辦成此事不太可能,畢竟嫁娶之事,意在雙方你情我願,若是強行逼迫,肯定會生出許多的事端。

所以在聽到最後山妻們定下的夫婿,不是一貧如洗,就是傷了腿的瘸子後,眾百姓覺得這樣才正常。

原以為,接下來這件事就該翻篇了,冇想到知府大人倒好,居然還要在府衙門口擺一場送嫁儀式,這不是鬨笑話嗎。

想到屆時一個個寒酸樣的新郎,以及新娘們枯瘦乾巴的模樣,眾人都無比期待山妻們嫁人的日子快點到來。

至於這般期待為了啥,自然是準備過來瞧這場好戲的。

想來如此百年難遇的場景,定會讓人捧腹大笑纔是。

於是,不止石洲府城的百姓,就連周邊縣城,都有不少探奇之人聞訊而來。

至於各大茶樓的說書先生,自是更不必提,如此好的評書題材,他們怎可能錯過。

一時間,府城內的大小客棧,足以用爆滿來形容。

而這些,林遠秋自然是不知道的。

是以,等他聽到平安過來報信,說府衙門口圍了很多人時,林遠秋一時還有些愣怔。

啥叫衙門口圍了很多人,好好的,來這麼多人做啥?

很快,林遠秋就想起先前楊趙陳三家過來討說法的事,忙問道,“是楊族長和趙族長他們?”

平安搖頭,正想說不是,就瞧見自家老爺滿臉是笑的走了進來。

“遠秋,府衙門口來了好些百姓,爹方纔問過了,他們都是過來看咱們送嫁妝的。”

林三柱心情極佳,剛剛他領著家丁,準備把衙門口的大街好好清掃一遍,結果就看到對麵街上,密密麻麻的站了不少的人,當時可把林三柱嚇了一大跳,因為他也想到了先前那幫過來討說法的那些族人。等穩了心神後,林三柱忙上前打聽,一問才知道,這些人竟然都是過來看今日送嫁妝的。

來看送嫁妝好啊,林三柱心中大喜,他正愁自家狗子做了好事冇人知曉呢,如今有這麼多百姓過來見證,正好可以給他家狗子揚揚名。

真真是瞌睡送來了枕頭啊。

林遠秋很快去了前衙,等看對麵街上果然有好多人站著,且還有不少人往這邊來。林遠秋忙喊來了衙差,讓他們快些維護好秩序,待會兒街麵上肯定會很熱鬨,別到時人擠人的,出了事故。

而此時,街對麵的人群當中,不少人正說著嫁妝的話題。

大家的看法一致,那就是這些山妻哪來的嫁妝送去夫家啊。

一青年男子聽後就有些不服氣,“哪裡就冇嫁妝了,我四叔在城裡木匠鋪做活,聽他說,前幾日他們東家送了好些嫁妝到府衙,有子孫寶桶,有喜盆,對了,還有樟木箱和梳妝櫃呢。”

邊上的圓臉婦人一聽,忙跟著點頭,“對對對,我也瞧見了,就在大前日,足足拉了十幾車,那衣箱還有梳妝檯,用得可全是紅漆,看著可喜慶了。原以為是哪家掌櫃定的貨呢,這會兒聽你這麼一說,才知道原來竟是嫁妝啊。哎呦,這也太體麵了吧。”

聽到這話,一個看著有些尖酸的中年婦人忍不住應聲,“體麵啥啊,不就木箱和桶嗎,全是些木頭傢什,能值幾個銀錢。”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