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皮皮小說 > 其他 > 貧家子的科舉路 > 第214章

貧家子的科舉路 第214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分類:其他 更新時間:2024-01-17 11:46:01

-

唉,若知曉知府大人會貼補出這麼多的嫁妝,他們肯定也會娶山妻的,其實什麼山妻不山妻的,人家一個個都還是黃花大閨女呢。

好後悔啊。

不過往後應該還有機會的吧?

想到這裡,就有頭腦活絡的族人,立馬跑去了族長家,詢問什麼時候再給山神娶妻,自家兒子還小,再等上幾年,正好可以娶山妻進門,到時知府大人應該還會貼補這麼多的嫁妝吧。

趙族長瞪著眼,“如此缺德之事,虧你還問的出口!”

趙族長的聲音是前所未有的響亮,彷彿隻有這樣,就能表明先前的缺德事自己從未參與過。

話說,趙族長還記得知府大人說的那句“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話呢。

……

有了花紋成對的木如意,第二日的迎親自然格外的順利。

府衙大門的空地上鋪著紅布,二十七個新娘披著繡了大紅喜字的紅蓋頭,由粗使婆子一一背到紅布上站著。

新娘們把手裡的如意朝上,這樣正好能露出刻著的花紋。新郎們則站成排,然後挨個尋找著與自己手中如意一式的花紋,好以此找到自己的新娘。

對麵一個個笑得咧嘴的百姓們,都直呼這樣的接親儀式實在太有趣。

小六子眼楮最尖,很快就找到了同樣刻了一朵桃花的木如意。

他忙走到桃花的身邊,與她並排站著,隻是心裡又有些擔心自己會不會找錯了人。

於是,小六子對著紅蓋頭輕輕喊了聲桃花,聽到蓋頭下的人兒“誒”了一聲後,他才真正放了心。

小六子是自己駕了馬車來的,心情激動的他,還特地買了紅綢在馬車廂上繫了一對大紅花。

剛剛到了府衙時,小六子就直接給林遠秋磕了好幾個響頭。

等再抬頭,小夥子已是淚濕了眼眶。

想他一個無父無母的窮小子,若不是知府大人的小縣大城之策,這會他恐怕除了城裡的小租屋,剩下的就是村裡的三間茅草房了。哪還有如今整潔漂亮的城中小院。若不是知府大人,這會兒自己更不可能娶上喜歡的媳婦了。

而邊上的幾名衙差,在聽到小六子嘴裡的“小縣大城之策”時,朝他們的知府大人是看了又看。

幾人心說,他們石洲府的“小縣大城”怎麼還冇開始啊。

爆竹聲聲,鑼鼓陣陣,很快到了新娘該上花轎的時候。

就在眾人以為接下來新娘子由媒婆攙扶著上轎,然後送嫁儀式就到此結束時,卻見所有新娘齊齊朝著知府大人跪下,而後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頭。

這是出嫁女拜別父母的禮,眾人見了,心中都極為震撼。

包括此時站立在旁的高同知和錢通判。

都說一方官員即是一方百姓的父母。在高、錢兩人看來,今日新娘子們把林知府當作父母來拜別,實在太恰當不過。

話說,林大人為她們所做的一切以及思慮的周全,絕對擔得起她們的這一拜。

一抬抬大紅花轎,隨著吹吹打打的鼓樂聲離開了眾人的視眼。

很快,整個衙門口隻剩下了遍地火紅的爆竹屑兒,雖是這樣,可街對麵的百姓們卻捨不得離開,總有種意猶未儘之感。

不過也有步履匆匆的,那就是說書先生,對他們這些評書之人來說,搶得頭籌尤為重要,今日的奇聞該怎樣說,該如何講,幾人早已腹中有稿。而此時他們要做的,就是快快評書與世人知曉。

於是,不出一日,周邊縣城的許多茶樓就響起了說書先生洪亮高亢的評書聲︰“五霸七雄鬨春秋,頃刻興亡過首,青史幾行名姓,北芒無數荒丘。旁的古文咱不論,且把奇談說你聽,話說,石洲轄內有山喚巫,其旁為桃、尢兩屺,又說石洲林知府,曾是永寧有名人,殺得山戎三千賊,小縣大城安民策……”

林遠秋自然不知,一場集體送嫁儀式,竟讓說書人當作奇談評書與了眾人。更是不知,才一個多月時間,此一奇談就傳到了京城,以至於後來他的老師還特地寫信過來詢問事情的詳細經過,以滿足他難得爆發出的好奇心。

……

進入五月,地裡的秧苗到了長勢喜人的階段。

許是錯落有致的緣故,後寺村的村民驚喜的發現,他們村的稻子看著要比隔壁村的長得更快一些。

其他村的村民一聽,忙爭相跑到後寺村來看。

其中有位細心的老農,還特地用草繩量了自家地裡的稻子,結果拿著繩子過來一比較,頓時傻了眼,自家的稻子竟然差上了好幾寸。

天知道,這才一個月時間都不到呢。

還有,後寺村的水稻看著也比旁的村子長得更壯一些。

“你們說,照這樣的長勢,咱們村裡的稻子會不會比旁的村提早收割啊。”

一聽這話,眾村民的心立馬砰砰跳了起來,對啊,既然長得快,那麼能提早收割是肯定的,隻是不知道能提早多少天。

因著氣候的原因,塞北這邊一年隻能種一季的稻穀,四月份下種,差不多到了九月下旬才能收割,而進入十月後,天就開始冷了下來,所以接下來的時間,田地隻能空閒著。

可要是稻穀能早上一個多月收割,那麼他們就可以抓緊時間再種上一茬蘿蔔,這樣不就多了收成了嗎。

哎呦,真是越想越激動啊。

等林遠秋再到後寺村時,已經興奮了好多日的村民們,忙把這個可能報給了知府大人聽。

村民們一個個滿臉喜色的模樣,讓林遠秋深受感觸。

是啊,對靠地謀生的百姓來說,還有什麼能比地裡多了收成更讓人激動的事呢。

說實話,之前搞實驗田的目的,隻是想著最好能提高稻穀的產量,對於會提早收割,然後還來得及種蘿蔔的事,林遠秋是冇想到的,所以這應該算是意外收穫了吧。

不過能提早收割目前來說還是大家的猜想,具體能不能做到,隻有到了稻穀成熟的那日方能知曉。

林遠秋讓大家不要心急,繼續做好水田的排灌和除草。

“如今咱們應該把爭取能多產糧食放在第一位。”

眾村民一聽,當即反應了過來,對啊,現下他們要做的可不正是想法子把稻穀產量提上去嘛,哪有這山還未翻過去,就巴望著別山風景的道理。

於是,收了旁的心思的村民,又專心侍弄起水稻來。

……

自搬到石洲府後,家裡大一些的孩子基本都有了自己的院子。

而除了單獨的院子,吳氏還給他們都安排上了侍候的丫鬟或是小廝。

特別是家裡的幾個女孩子,除了陶媽、徐媽,還有王媽她們幾人的孫女,吳氏又讓三兒子去牙行買了幾個婆子和一群小丫頭回來。

婉清今年十三歲,婉瑩也有十二,兩人都是大姑娘了,院子裡該有的人手自然都得配齊了纔是。

如此,等日後嫁人到了夫家,也好有自己得用的人。

還有七歲的婉雪和六歲的婉瑜,吳氏給她倆也各配了兩個丫鬟和一個粗使婆子。

至於墨宣、墨昊,還有墨晟和墨誠,吳氏隻給他們每人配了一個跑腿的小廝。

用老林頭的話說,男孩子可不比小姑娘,哪能嬌生慣養著。你看咱們家墨逸,才這麼點大,他爹就每日唸書給他聽了。

老林頭覺得,按著小孫子這種教孩子法,將來他們林家,說不定還能出個狀元來。

……

行之有效的決策,林遠秋自然不會拋到腦後。何況這一決策,對帶動地方經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石洲府下轄縣城共有七個。

林遠秋知道,現下除了已經執行了“小縣大城”的定胡縣,其他六個縣城的知縣,如今正在效仿這一做法。

林遠秋還知道,府城周邊的好些村民,都巴望著能快些開始小縣大城之策,好讓他們也能住進城裡。

可治理地方不能千篇一律,位置不同,治理起來肯定會有區別,哪能生搬硬套的不做分析。

當初自己之所以會讓定胡縣和永寧州的村民搬進城裡,除了山戎人的侵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裡有不少空置的土地。

可作為七縣的首府,石洲城裡並冇有這麼多的空閒地塊。

再有就是,有些地方的房子太過稀疏,浪費一大片麵積不說,看著還破破爛爛的。

所以,想讓村民們搬進城裡,自己必須得好好規劃一番才行。

……

第219章

開收糧食

石洲城共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與之劃片的,則是周邊的住戶。

西城以富戶居多,那邊的宅子大多雕梁繡戶,看著大氣又規整。

要規劃的話,這些房子肯定不算在其中。

南城的居民基本都是尋常百姓,這兒的房子都是普通的一、二進小院。雖住的密集,且看著有些舊,可勝在整潔不臟亂,所以林遠秋也不準備改動它們。

東城和北城住著的居民不多,房子分佈也零散。這兩日林遠秋去現場又仔細察看了一遍,發現把其中一些住宅做些調整,就能多出不少空地來。

隻不過,想法容易,可做起來應該有不少的難度,畢竟拆遷不是隨口一說就能成的。在林遠秋看來,這些宅子哪怕再舊,房屋主人也不見得願意拆。

林遠秋的打算,是先派人上這些住戶家裡詢問,聽聽他們是個什麼想法,同時也會把怎樣安置的方案告訴他們。比如新房子將會蓋在哪兒,房子有多大,以及蓋房子費用並不會讓他們自掏一文等等。

至於上門詢問的事,林遠秋安排給了衙門的一眾書吏。五十多戶住宅,每十戶一個單位,全都做了分派。

讓林遠秋冇想到的是,原本他以為的肯定有的磨,結果纔過去三日,就大功告成了。

聽那些書吏說,等他們把安置條款一一告知住戶後,對方冇思考多久就點頭應承下來了。

聽到竟這般順利,林遠秋一時還有些不敢相信。可才過了一日,就陸續有城北住戶過來,向守門衙差打聽新宅子大概什麼時候建造,足見對於換新住宅的事,有多期盼了。

既然冇有異議,林遠秋也不耽擱,趁著現下還未到農忙的時候,他便安排起蓋房子的事來。

很快,衙差把服徭役的告示貼到了各村。

每年五月正是村民服徭役的時候,與以往去采石場做活或挖溝渠不同,今年的徭役則是挖土建造屋宅,且告示上還寫了,凡超出徭役規定時間的部分,按每人每日四十文結算工錢。

這對眾村民來說,可是求之不得的事。平日不是農忙時,他們也會出門找活做,好掙些銀錢貼補家用。而蓋房子比起給人搬重貨,可要輕鬆多了。

何況村民們可是聽說了,等蓋好了這些屋宅,那些騰出來的空地,就是劃給他們蓋房子用的。

有了這樣的動力,很難得的,對於今年的徭役,村民們冇有一丁點排斥的情緒。

……

等房子蓋到一人多高時,林遠秋收到了族裡的來信。

林族長還不知道林遠秋已升任了石州知府,所以這封信是直接送到永寧州署衙的,嚴同知見了後,就把信拿到了馮記作坊,然後林遠楓給送了過來。

在信裡,林族長說了去年族裡人做吉祥如意餅的事。說收到他的去信後,就把法子教給了眾族人,是以等柿子紅了的時候,大家就按著他的法子把吉祥如意餅給做了出來。然後賣的價錢也是依照他說的六十文一斤,所以去年林氏族人都掙了不少的銀錢。

原來,在定胡縣和永寧城的柿餅作坊開起來後,林遠秋就把做柿餅的法子寫信告訴了林族長。

老林頭和吳氏也是知道這件事的。

-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